值得信赖的区块链资讯!
以太坊新篇章:基金会新领导层回应“卖币”事件,详解三大核心战略
原文标题:A New Chapter for Ethereum
原文链接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uEzt2ABF80g
原文作者:Bankless
编译:白话区块链
5月7日,以太坊完成Pectra网络升级,开启了生态发展的新篇章。以此为契机,以太坊基金会新任联合执行董事Tamas Stanczak与Shay Wong接受Bankless访谈阐述了他们推动变革的思路与决心。
过去,社区对以太坊基金会的的执行速度、沟通方式以及持续的卖币等多有诟病,在本次访谈中两位一一回应:
-
就包括“卖币”运作必要性在内的社区疑问,给出了直接的解释。
-
详细阐述“扩展L1、扩展Blobs、改善用户体验”这三大战略重心。
-
明确从Pectra到Fusaka(预计秋季),再到明年Amsterdam升级的技术发展路径。
-
计划将硬分叉提升至6个月周期,并提出了长远的扩展目标,例如四年内扩展100倍。
以下为此次访谈内容部分摘选,由白话区块链编译:
Q1:请介绍一下自己的背景,以及是如何来到以太坊基金会担任这个职位的?
Shay Wong: 我的背景是计算机科学。我于2017年加入基金会。当时我是一名核心协议研究员,致力于分片概念验证(PoC)的第一个版本。从那时起,我一直密切参与以太坊协议的工作,当时它还只是被称为共识协议。随着Can chain的出现,我更专注于以太坊协议中的共识层,并为向权益证明(即合并)的过渡做出了贡献。我的角色有点像基金会共识研发团队的联合负责人(co-lead),主要负责共识层的规范,以及作为研究方面和客户端(CL)之间的协调者。
在加入领导团队之前,我认为基金会研究员的角色非常特殊,不仅仅是研究功能特性。我们也关心这些功能将如何影响用户。去年十二月,我加入了领导团队。这段经历帮助我能够和Tomasz一起担任联合执行董事。
Tomasz Stanczak: 我大概在2015年底或2016年初在伦敦的一个小型聚会上接触以太坊。当时我在传统金融行业工作。2017年8月,我创办了Nethermind,一家核心开发基础设施公司。我从阅读黄皮书开始,觉得学习的最佳方式是实现它,所以我开始用C#编写代码,逐渐深入基础设施。
我设想以太坊迟早会需要专业工具,就像一个“数据市场”。2020年加入了Flashbots,参与MEV解决方案,这极大地加速了我的旅程。当时我也在开发Oiler项目,尝试构建区块空间Gas交易解决方案。Nethermind成长到约300人,并通过实习项目为生态系统引入了约600人。几个月前,我与Aya就领导方向提供了建议。今年二月,我再次联系并最终决定加入。我认为以太坊需要帮助和领导者。
Q2: 这个联合执行董事职位具体意味着什么,你们的愿景是什么?
Shay Wong: 以太坊基金会执行董事需要思考得更长远,因为我们是非营利组织。我们的使命是成为生态系统的管理者,在生态系统最需要我们的时候挺身而出,关注重点领域,并赋能其他参与者。我们需要为自己建立原则,这些原则不应该频繁动摇,并且还要增强实力和韧性,以便能够灵活地专注于我们每天处理的动态议题。
Tomasz Stanczak: 我带来了建立组织和在生态系统工作的经验与活力。过去四年我一直是游牧式的,遇到了很多建设者。我旨在帮助改善基金会的内部结构,加速流程。基金会里有大约40位领导着小型团队的负责人,需要给予他们空间,让他们认识到自己才是EF的真正领导者。
基金会内部有一些微小的事情可以带来很大的帮助,有很多才华横溢的人可以进行大量的沟通。这几乎是我正式开始工作前就着手解决的第一件事。凭借我构建客户端的经验,我可以从技术角度审视挑战。过去几周我开放了日程,听取反馈。我们希望基金会能更积极地沟通,不回避难题,即使这有时会让人不适。
Q3: Aya Miyaguchi的时代被定义为“减法增益”。你们如何定义你们领导下的新篇章?希望留下怎样的成就?
Tomasz Stanczak: 我将我的角色视为执行者而非愿景设定者,在我和Shay共同设定的愿景内运作,致力于在未来一两年带来动态的、短期的改变。就像你种下了一个花园,现在你需要修剪整理那里生长的一切。我希望以太坊被视为全球经济和交易的全球中立层。
这是通过影响力来取胜,带来我们真正关心的价值观:当我们谈论隐私、安全、开源访问以及协议的抗审查性时,这些对我们很重要。如果协议没有影响力,没有融入未来的所有经济、治理和AI流程中,我们就无法实现这些。L1的成功将赋能L2,共同传播以太坊的价值观。未来一切都应像在互联网上一样在以太坊上运行。
Shay Wong: 我告诉自己,要“以清晰的方式领导,有目的地行动,并且不带执念地建设”。这关乎我们想要生活的世界,而不仅仅是个人成就。以太坊应该不仅仅是一个产品,它还关乎文化,关乎我们想要生活的世界。我希望以太坊成为世界上最去中心化、最无需许可、最开放的区块链。为此,我们需要在某些方面发展,但增长和原则应该相辅相成。我们需要平衡原则和有韧性的成长。
Q4:社区普遍认为以太坊基金会在研究、价值观和客户端多样性方面做得很好,但在执行速度、沟通(如路线图)和与实际用户(如DeFi用户)连接方面有所欠缺。你们如何看待这些反馈?
Tomasz Stanczak: 人们抱怨的一切都非常真实。我过去两个月大概进行了200次对话,听到了类似的反馈。我们需要明确北极星目标,提高速度。我们需要优化开发者引入流程,与DeFi建设者沟通,明确路线图(如L1/L2关系、质押未来),并改善沟通,避免“象牙塔”形象。
我们不能陷入无休止的研究,需要适应市场变化。很多人愿意提供帮助,有些人会说,“我过去三四年一直处于休眠状态,但我准备好回来帮忙了”。甚至以太坊基金会内部的人也对变革极其不耐烦,他们自己也想参与其中。
Q5:这些问题——速度慢、沟通不足、脱离实际——可以解决吗?
Tomasz Stanczak: 非常可以。很多问题可以通过小的沟通调整和流程优化来解决。关键在于激活社区和内部的决策者,赋予他们权力,让他们加速行动,不要等待。
我们需要将应用程序开发者更早地引入规划阶段。并且要主动去寻找那些最可能反对某个功能的人,并在开始时听取他们的意见,思考如何构建出如此重要、能让一切变得更好的东西,以至于连反对者也会被其他人压倒性的意见所说服。以产品为中心的思维方式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核心。
Q6: 你们提到了“以产品为中心的以太坊”。这是否意味着要更关注实际应用和用户需求?
Tomasz Stanczak: 以产品为中心的思维方式是实现我们三个目标(扩展L1、扩展Blobs、改善UX)的基础。它意味着我们要不断思考: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个改变?这是为谁做的?并让用户参与共同设计。同时也要坚守核心价值观和质量标准。
比如,如果你考虑EOF或扩展L1,都要问:这对去中心化有何影响?哪些用户会受影响?他们的意见是什么?我们需要重组ACD会议以包含产品讨论。开发者体验(DevX)也是用户体验的一部分。我们需要为建设者提供清晰的路线图和支持。例如,黑客马拉松之后会发生什么?第二天周一会发生什么?他们会开始在以太坊上构建吗?他们是否觉得以太坊是一个为他们提供答案、清晰说明如何构建、选择哪种技术、谁来帮助以及如何获得资金的产品?
Q7: 关于衡量成功的指标,你们有什么具体的想法?
Tomasz Stanczak: 并非所有指标都已最终确定。我们需要将目标落实到团队,并创建内部仪表盘。在L1扩展方面,我们有初步目标:今年3倍,明年总共10倍。Dankrad提出了四年内100倍的指数级路线图。
这个过程包括:首先审查所有客户端,然后通过EIP对执行层和共识层进行更改,最后是未来三到四年主要通过ZK技术实现加速。这个100倍目标将成为我们组织研究和开发的锚点。我们要去每个研究团队问:你们的工作如何服务于这个100倍目标?是服务于第一年、第二年、第三年还是第四年?
Q8: 社区有时会对以太坊基金会有不切实际的期望。有哪些是以太坊基金会实际上不做或超出其范围的事情?
Shay Wong: 一个有争议的是出售ETH。社区期望我们持有,但为了运营和资助,我们必须出售。其次,对于最核心、只有EF能做的事情,我们会更亲力亲为,调配内部资源。但对于其他层级的事情,比如某些业务拓展,我们更倾向于通过资助来支持。EF的角色更多是协调者,帮助人们在生态系统中找到正确的资源。
Tomasz Stanczak: 以太坊基金会应该在生态系统缺少某些东西时介入,但通常是帮助相应的组织出现并成长。我们不扮演协调者或所有者的角色。例如与华尔街或政府的沟通,基金会当然不想协调这些工作,但我们希望能够回答问题并提供专业知识,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可能避免互动。我们不是以太坊协议的所有者,也不以所有者的身份行事。
工程方面,我们有Geth团队,这对研究很重要,但我们不构建共识客户端。我们避免直接构建应用或基础设施,因为生态系统能做得更好。在业务拓展方面,我们希望更积极地扮演“帮助者”的角色:连接应用、客户、人才、研究成果,基金会常常是许多参与者的第一个联络点。与其每次都只提供资助,我们更希望积极帮助创始人解决他们早期面临的特定问题。以太坊的很大一部分在于创建网络,创建社交层的网络是基金会可以做得非常好的事情。市场营销方面,我们侧重于沟通和清晰度,而非广告。
Q9: 关于具体的路线图和节奏,接下来的硬分叉计划是怎样的?
Tomasz Stanczak: 我们计划将硬分叉的节奏加快到大约每六个月一次。下一个是Pectra,除了质押相关的Max Effective Balance更改,还有通过类似EIP-3074(SFS 102)带来的账户抽象和用户体验的巨大改进。目前正全力测试确保安全。
Pectra部署后,我们将立即为下一个硬分叉Fusaka启动开发网,目标是在今年9月或10月发布,关键是确保不延迟。届时也会有核心开发者和研究人员的大型集会来加速目标。
再之后的硬分叉是Amsterdam,计划在明年年底前完成升级,将包含L1扩展的加速。部分L1扩展工作现在已经开始,有些不需要硬分叉,有些则需要EIP。同时,由Jane Smith领导的生态系统发展部门正在重组流程,以更好地服务建设者在代币化、RWA等方面的需求。ACD会议也在调整,以适应更快的交付节奏,并更早地让应用开发者参与进来。
比推快讯
更多 >>- 数据:过去 24 小时全网爆仓 4.46 亿美元,多单爆仓 1.46 亿美元,空单爆仓 3 亿美元
- 美股三大股指齐创新高,苹果市值逼近 4 万亿美元
- 美联储降息被视为“低风险”举措,通胀预期将降温
- 美联储可能同时降息 25 个基点并结束缩表计划
- Bitwise SOL 质押 ETF 拟于 10 月 28 日上市
- 麻吉加仓 1 万枚 HYPE 多单,仓位规模升至 283 万美元
- 彭博社:花旗与 Coinbase 达成合作,探索为客户提供稳定币支付服务
- 美联储本周料将降息,但投票结果或现“三分裂”
- 渣打银行:若当前积极的宏观和地缘政治发展持续,比特币或不会再跌破10万美元
- 特斯拉股价涨超 5%
- 机构:美联储本周或宣布结束缩表
- X Layer 主网技术升级已正式启动,预计持续约一小时
- 彭博分析师:市场传言称部分山寨币ETF将于本周上市
- Metamask 注册用于申领代币的域名
- 摩根士丹利:美元或将于明年走弱
- Bitfinex报告:交易员押注市场可能继续盘整
- Ledn:今年贷款发放额已突破10亿美元
- Coinbase 上币路线图新增 deBridge (DBR)
- Tether 和 Circle 自“10.11 崩盘”后已铸造价值 85 亿美元的稳定币
- 今日美国比特币 ETF 净流入 64 枚 BTC,以太坊 ETF 净流出 30469 枚 ETH
- 现货黄金向下触及 4000 美元大关,为 10 月 10 日以来首次
- 美股上市公司 Prenetics 筹集 4680 万美元推进比特币金库战略
- 道琼斯指数开盘上涨 308.79 点,标普 500 和纳指均上涨
- Prenetics 募资 4680 万美元以支持比特币财库,Kraken 等参投
- Gate Ventures 宣布战略收购 Perp Dex ADEN
- 美股上市公司 Reliance Global 将 SOL 纳入加密财库储备
- 白宫提名加密专家 Mike Selig 领导 CFTC,加密监管格局或将重塑
- 代币化证券市场平台 tZero 正筹备 2026 年 IPO
- 韩国虚拟货币交易所与柬埔寨犯罪组织资金往来激增 1400 倍
- AI 支付公链 Kite AI 获 Coinbase Ventures 战略投资
- MegaETH 公售在 5 分钟内超额认购
- Falcon Finance 宣布集成 Tether 旗下黄金代币 Tether Gold(XAUt)
- Circle 于 Solana 网络增发 2.5 亿枚 USDC
- LMAX 策略师:预计加密市场将在盘整后于年底前上涨
- X 平台“Twitter.com”域名 11 月退役,用户需重设安全密钥
- 纳斯达克上市公司 Chijet Motor 完成约 3 亿美元加密货币私募融资
- BitMine:目前持有 3,313,069 枚 ETH 和 192 枚 BTC
- 芝加哥联储:实时模型显示美国十月失业率为 4.35%
- Binance:通过Meme Rush-Fair Mode创建的代币交易量将不计入 Alpha 积分
- Pharos 宣布采用 Chainlink CCIP 作为跨链基础设施
- 芝商所:亚太机构投资者对冲需求大,开始转向虚拟货币投资
- 美股上市公司 Sow Good 拟募资 200 万美元支持加密财库战略
- 特斯拉若不批准 1 万亿美元薪酬方案或将失去马斯克
- 科技巨头 IBM 推出数字资产运营平台 IBM Digital Asset Haven
- Strategy 上周增持 390 枚比特币
- 巴西上市公司 OranjeBTC 花费约 77.4 万美元增持 7 枚比特币
- 某鲸鱼过去 12 小时买入 806 万枚 ASTER,价值 914 万美元
- 上市公司 VANADI Treasury 增持 3 枚 BTC,总持仓量达 115 枚
- 100%胜率巨鲸继续加仓做多 1,242 枚 ETH,总仓位规模达 3.66 亿美元
- 华尔街:AI 公司 Mercor 计划以 100 亿美元估值融资 3.5 亿美元
比推 APP



